文学创意的跨媒介转化
韩国在发展创意产业的过程中提出“一项创意,多重使 用”的口号,这种做法有利于将单个创意的价值发挥到最大 化。媒介多元化时代,一部小说可以被改编成电影,电影原 声音乐可以出版发行,电影又可以被改编成网络游戏,网络 游戏中的人物可以被设计成卡通玩具。例如金庸、古龙的 武侠小说多次被翻拍成电视剧,并做成游戏。当然,也有逆 向的模式,比如经典的游戏《仙剑奇侠传》则被拍成电视 剧,陈凯歌导演的《无极》被郭敬明改编成小说,被胡戈改 编成网络视频,这种相互间的转化,往往伴随着新创意的产 生。中国北魏乐府民歌《木兰诗》中的花木兰形象,就是一 个跨媒介转化的成功案例。一个篇幅不长的文本,在不同 的时代通过不同的媒介进行了反复的演绎,无论是豫剧《花 木兰》,还是 1939 年版的黑白电影《木兰从军》,或是 1998 年迪斯尼的动画电影《花木兰》,维普论文查重入口每次都能带给观众焕然一 新的感受,尤其是中国的花木兰转化成世界荧幕上活灵活 现的、用美国文化进行重新阐释的动画片,这部动画片不仅 仅是跨媒介的典范,而且同时也将文化创意的跨时空、跨地 域,体现得淋漓尽致。花木兰从一个文学创意原型,经过后 人的反复改编,形象历久弥新。
在这个过程中,一度创意是一次性的,而二度创意却是无限次的。
有一种观点认为新媒体的冲击会导致文学的衰落,理 由是传统纸媒文学的衰落,本文从文学的创意本体论出发, 恰恰持相反的观点,新媒体的发展使文学重新焕发出活力 和生机,新媒体与其说是导致文学的式微,不如说是推动了 文学创意存在方式的革新,这对于文学而言是一种拓展而 不是扼杀。周宪在他的《读图时代的图文战争》一文中提 到,读图时代的到来标志着图像主因型文化取代传统的语 言主因型文化,这种转向的意义有两层,其一是标明当代文 化越来越围绕着图像结构来运转,其二则是思维模式的转 变,语言中心的思维模式的地位也将受到挑战。 瑏瑦 如果用本 文一度创意和二度创意的观念来诠释周宪先生的观点,一 方面,在读图时代,文学很难再像过去那样成为文化传播的 主要形式,但另一方面,文学所能依托的媒介也将更加多 样,文学可以以“原生创意”的形式出现在电影、电视、流行 音乐甚至渗透在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
新媒体文学和纸媒文学的关系具有一定的复杂性,新 媒体文学通常是以纸媒文学为起点的,文学作品被改为影 视作品的案例很多,而影视作品转化成纸质文学作品的案 例则主要以“影视同期书”为主。新媒体文学对于纸质文 学实际上是有较大的促进作用,在美国、日本等文化创意产 业较为发达的国家,文学作品的影视化能够构成一条非常 成熟的产业链,这对于创作者的积极性和接受者的主动性 也有很大的帮助,写作者可以通过更多的途径获取商业利 益,而不是仅仅依靠纸质文学作品的版税,同时,转化成影 视作品的文学文本也使普罗大众更加容易接受,许多的文 学形象往往是在登上电影电视银幕之后才真正鲜活了起来。来。图像与声音比单纯的文字更能唤起接受者的兴趣,这 是自古皆然的,中国古代的经典文学通常都是在说书先生 的口中流传下来的。
维普论文检测官网入口文章欢迎转载,转载请以链接形式标明本文地址。
本文地址:http://www.91wgw.com/post/655.html